close

P_20140625_110752_HDR  冷泡12小時後的紅茶及玫瑰烏龍茶

  在炎熱的夏天喝杯冰冰涼涼的飲料,是件多麼快意的事,所以即使大家都知道喝瓶裝飲料及手搖茶飲是件有礙健康的事,但還是抗拒不了冰涼飲料的誘惑,現在您有個更好更健康又更省錢的好方法囉,那就是 -- 冷泡茶

作家林清玄曾說過:冷泡茶的方法很簡單,抓一把新鮮的綠茶丟到礦泉水瓶裏,夜裏置入冰箱,經過一夜的浸泡,第二天冷茶就泡好了。當成早餐後的冷茶,使身心清涼甘美,感覺自己仿佛茶園裏的一株茶樹,正受到夜間甘露的清洗。然後用保溫壺裝滿一罐,帶去爬山,到了山頂上,晨陽暖照,滿身大汗,喝一杯帶著霜氣的冷茶,會覺得人生的幸福莫過於此。

 P_20140625_111402 (1) 果汁喝完的空玻璃瓶很實用!

    所謂冷泡茶,就是用冷水來沖泡茶葉。“冷水泡茶慢慢濃”,冷泡雖不如熱泡一般瞬間析出香味來,卻可因為浸泡時間的加長變得濃醇,茶葉在慢慢的浸泡中滲出的茶香,自有一種沖淡平和的韻味。

 1457  紅茶

  在炎熱季節,一杯冷泡茶,比什麼都解渴。而且,熱泡茶不宜過夜,冷泡茶卻可以存放24小時以上。而且它比熱泡茶要便捷,更比超市的瓶裝茶健康。夏天喝冷泡茶,是很明智的選擇。一般而言,冷泡茶沒有特別的限制,無論紅茶、綠茶,都可用來冷泡。

 P_20140625_105054_DF  玫塊烏龍茶

  從喝茶的角度來說,熱泡和冷泡,各有利弊。前者,茶葉的滋味容易浸出,尤其是一些品質上佳的好茶,要感受其滋味中的微妙之處,必須用熱水。要欣賞新茶的顏色與形態,當然也要用熱水,非此不能恰到好處地伸展。但冷泡茶也有優點。因此近年來在日本以及中國的臺灣等地頗為流行,甚至被譽為“健康的喝茶之法”。 

 P_20140625_104848_DF  滇紅

  眾所周知,茶葉中含有茶鹼和咖啡因等。因此,用冷水泡茶,由於茶鹼和咖啡因不容易溶解,所以在茶水中釋放的濃度較低。這樣的茶水,對於敏感人士,不太容易影響到睡眠。而普通人,在晚上也可以喝冷泡茶,不會對睡眠有影響。從口感的角度,茶鹼等的濃度降低,茶水就少有苦味和澀味,所以年輕人會很喜歡。此外還有一種說法,則是冷水不容易破壞茶葉中的兒茶素、茶多酚等。這些成分是公認的健康物質,具有防癌、瘦身、降血壓等療效。這應該是冷泡茶能夠被很多人接受的原因吧。當然,冷泡不宜太久、太濃,否則也會傷胃。切記,冷泡茶雖比熱泡茶易保存,但也不可久置,三天內必須喝完。這是它比起超市瓶裝茶最大的優勢:不含任何添加劑,所以新鮮為上。

  1469  

    冷泡茶之優,清涼解暑當然是第一原因。而從口感上,冷泡,是用冷水長時間將茶葉的香味浸出,所以較少澀味,比較清甜順滑,有著很獨特的滋味。而和超市的瓶裝茶相比,卻又多了一重鮮茶的色與香。所以,冷泡並非在暑天的權宜之法,甚至有人願意一年四季都喝冷泡茶,因為他獨愛冷泡茶之味。冷泡茶究竟是什麽滋味?如果要在食物中找一種類比,那似乎是冷蕎麥面最合適。表面冷淡、收斂,但細細品來,卻是沖淡平和,別有一種滋味。

 

建議前一晚放入冰箱,一覺醒來來就可以享用冷泡茶的甘甜。

 

記得不要邊吃飯邊喝茶哦,茶葉的單寧酸會使鐵的吸收變低。

 

 

冷泡茶的起源

 

  西元1359年,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戰鬥失利,朱元璋心力交瘁,經常頭漲胸悶,還在軍營中多次暈倒。這時,劉伯溫查閱了古籍醫書,在戰國醫學名家扁鵲所著的《八十一難經》中發現一條神秘古方,是以丹參散輔以綠茶入藥,此方一味抵四物,通氣活血,養神保心。便把此方呈上,傳令囑軍醫每天按方煎藥。不出半月,朱元璋就康復如常。

 

  因為當時常年行軍作戰,士兵在也經常在烈日下暴曬,出現曬傷和體力透支疲勞,頭暈、耳鳴、目眩、視物不清等情況。於是軍醫將茶方進行改良,採用特殊密制方法,可以用冷水快速沖泡,這就是天下第一軍茶冷泡茶的最早起源。在行軍時更快捷安全又不暴露目標,吃乾糧喝冷泡茶,士兵喝了之後體力充沛,精神飽滿。朱元璋率兵打敗元軍。建立明朝,稱帝于南京後,將丹參茶藥方封為天下第一方,並存入宮藥典籍中。而天下第一軍茶冷泡茶因需要密保的原因,未入典籍公開。因戰爭,該茶隨戰爭也曾帶到日本,朝鮮,及明朝版圖內的蒙古,越南和緬甸等。但當時天下第一軍茶是由軍醫密制,所以該配製方法未在外面廣泛流傳。民間和日本(水雲茶)、朝鮮等仿製只是將茶葉冷水泡。

  到了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(西元1391)九月,朱元璋有感于茶農的不堪重負和團餅貢茶的製作、品飲的繁瑣,也為了普通老百姓能喝上茶。因此,下了一道詔書,詔曰"洪武二十四年九月,詔建甯歲貢上供茶,罷造龍團,聽茶戶惟采芽以進,有司勿與。天下茶額惟建寧為上,其品有四:探春、先春、次春、紫筍,置茶戶五百,免其役。上聞有司遣人督迫納賄,故有是命"此後,明代貢茶正式革除團餅,採用散茶。

 

  明清茶人對茶道的貢獻其一在於創立了泡茶茶藝,且有撮泡、壺泡和工夫茶三種形式;其二在於為茶道設計了專用的茶室──茶寮。泡茶道鼎盛于明朝後期至清代前中期,衰于近代,復興於二十世紀後期。因為泡茶道的簡便,茶也就走進了尋常巷陌,百姓人家,成為我們今天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內容。

 

 

文章節錄自:中國茶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erKu128 的頭像
    DerKu128

    得庫好茶館

    DerKu1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